关键词 |
马景德镇567老厂瓷,马景德镇567老厂瓷,景德镇567老厂瓷 |
面向地区 |
关于“艺术瓷厂”的陶瓷美术家,有一份并不完整的名单,上面有:
毕渊明、章仕保、吴康、王小凡、叶震嘉、赵惠民、常兆新、涂菊清、潘文复、章亮、章文超、王隆夫、田慧棣、翟筱翔、沈盛生、徐焕文、邹甫仁、余文襄、叶冬青、陈先水、周湘甫、。叶震嘉、常兆新、邹国均、汪昆荣、吴元清、王一亭、王鹤亭……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,可谓“家家抱荆山之玉,个个握灵蛇之珠”,各怀绝技。
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价格一览
1963年作 毕渊明 粉彩双虎揽胜图瓶 尺寸 高32cm成交价 RMB 六十九万 拍卖时间 2011-06-07
1967年作 民国 余文襄 粉彩雪景薄胎碗 尺寸 直径29.5cm成交价 RMB 十七万二千拍卖时间 2011-06-07
为区别80年代后期出现的“新厂名”款,此时的厂名款可视为“老厂名”款。老厂名款从50年代出现,一直使用到1964年10月止。
各厂启用老厂名款的时间如下:
1、瓷厂:1952年10月
2、工艺美术瓷厂(雕塑瓷厂前身):1956年
3、新平瓷厂(人民瓷厂前身):1957年
4、宇宙瓷厂:1958年
5、瓷厂:1958年
6、市工艺美术瓷厂(艺术瓷厂前身):1958年
7、红星瓷厂:1958年
8、东风瓷厂:1959年2月
9、光明瓷厂:1961年8月
10、市陶瓷彩绘合作工厂(新光瓷厂前身):1962年1月
11、市陶瓷合作工厂(红光瓷厂前身):1962年
12、曙光合作工厂(曙光瓷厂前身):1962年
13、景兴瓷厂:1962年8月
14、新华瓷厂:1964年
15、为民瓷厂:1965年 ,投产时称美术瓷厂, 1966年6月改名为民瓷厂。
艺术瓷厂”——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业的。
作为景德镇瓷厂之一,“艺术瓷厂”以生产釉上装饰陈设艺术瓷为主,它是一个在景德镇妇孺皆知、家喻户晓的名字,是时代的产物,亦是时代的象征,仍在影响着时代。诞生之初,它就好似一处收集无数陶瓷秘密的百宝箱,囊括当时红店、作坊业的,旧式传统在这里融汇,被继承、发展和创新。即使在停产改制后,“艺术瓷厂”这块招牌仍旧发光,因为它对整个景德镇乃至陶瓷界的影响,已经渗透进骨血里。
那么自1958年9月成立,到1998年停产改制,“艺术瓷厂”这40年里是怎样光景?我们探访那些与“艺术瓷厂”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物,在他们的回忆里,穿越到“艺术瓷厂”的白金年代。
“艺术瓷厂”的前世今生,徐焕文一路见证。和他的出身一样,“艺术瓷厂”可谓出身、根正苗红。
解放初期,景德镇陶瓷业仍然很困难,有资料显示:陶瓷业主大量破产,百业萧条,工人大量失业;陶瓷艺人四散,有的流浪,有的返乡,有的甚至上山为僧,四处寻求生活的出路;存者也是惨淡经营,难以维持,曾经制造出无数美仑美奂的瓷器的景德镇陷入历史底谷。
徐焕文经历过那些苦难。尽管他的父亲徐永权(名韵泉)是近现代陶瓷名家,1912年就读中国陶业学堂,师从周小松;后任教于江西省立窑业学校,担任绘瓷指导员;20世纪30年代在景德镇开设“三友瓷店”,擅长人物瓷画。但是父亲英年早逝,徐焕文12岁就进入作坊学艺,1953年底进入景德镇陶瓷美术生产合作社,师从汪野亭之子汪少平学习粉彩山水。从此,他从普通社员到生产小组长、生产大组长、美研所副所长,和“艺术瓷厂”一同成长。
就在徐焕文进入景德镇陶瓷美术生产合作社那年,组织上派赵渊来景德镇担任市委书记。赵渊在景德镇一干就是十余年,他和夫人韩光的到来对景德镇陶瓷业特别是“艺术瓷厂”意义重大。
因为有雄厚的资金支持,艺术瓷厂显得尤为立,它有自己的食堂、医院、澡堂、礼堂、保育院、哺乳室,还有自己的学校,其中学校是瓷厂投入大的地方。它的子弟学校又名五七中学,除了基本课程之外,请厂里的陶瓷授课;它的721大学,就是后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前身。
关键的是,艺术瓷厂自建起就拥有众多的名家大师,世家后裔和瓷苑新秀,它好像一具孕育母体,培养着各种和陶瓷艺术有关的人才。1990年,该厂获高中级职称人员达410人,是国内的艺术陶瓷生产,出口基地之一,在海内外赢得了“瓷国明珠”的称誉。
主营行业:陶瓷 |
公司主营:景德镇瓷器瓷板画,礼品瓷大师瓷,艺术品--> |
主营地区:江西景德镇珠山区 |
企业类型:股份有限公司 |
公司成立时间:2022-11-10 |
经营模式:生产+贸易型 |
公司邮编:333000 |